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
    2016年04月07日 16:10

按语:近来,南海问题又甚嚣尘上,越南、菲律宾等这些肖小仗着美国“干爹”在背后明里暗里地煽风点火,挑起事端,不断触碰我国的底线。是可忍孰不可忍!对于这些无赖、瘪三,要和它们好好坐下来谈,能把抢去的东西拿回来吗?纯粹是与虎谋皮!特别是越南这个忘恩负义、不知廉耻的混帐东西,冤枉得到我中华文化数千年的教化、泽被,真的是猪狗不如、蛇蝎难当。今兹以抄录民国时期出版的《南海诸岛地理志略》以及解放初期的《祖国的南海诸岛》两书全文于下,使天下皆知南海诸岛自古为我固有之神圣领土而不复为肖小奸佞之蒙蔽欺瞒为慰耳。

[转载]南海诸岛文献誊抄[转载]南海诸岛文献誊抄 郑资约(1901—1981年),字励俭,出生于河北省衡水县。早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后赴日本东京教育大学地理研究所深造,学业完成后归国,返回北平师范大学执教,后赴东北大学就职。七七事变爆发后,率东北大学地理系员工,迁校于四川三台。抗战胜利于西安西北大学执教。其间,国民政府聘其为内政部接收南沙群岛专门委员,负责参与南海岛屿国界的划定,及整理南海水域的岛、礁石群及沙滩名称的工作。解放后,郑资约先后在台湾师范大学、文华学院、美国威斯康新大学、新加坡南洋大学任教。于1981年在美国洛杉矶去世,享年81岁。主要著作有:《四川新地志》(重庆正中书局,1936年)、《南海诸岛地理志略》(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琉球地理志略》(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中国地埋》(台北正中书局,1952年)、《地理学概论》(上下册,新加坡世界书局,1962年)、《季风区亚洲地理》(新加坡世界书局,1963年)、《想起了南中国海》(地学论集,中华学术院,1977年)等等。

《南海诸岛地理志略》于1947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发行,平装本32开96页。是作为内政部方域丛书之一而出版的。主编傅角今。该书全面而详细地叙述了南海诸岛的历史和地理概况等。该书是以政府的名义公开发行的,是我国拥有对南沙群岛无可争辩的主权的强有力的佐证和极具纲领性、权威性的重要文献。

[转载]南海诸岛文献誊抄正 文

主编傅角今序言

我国所属南海之东沙、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曾于二次世界大战中随广州、榆林之失陷而沦于敌手,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日战事胜利结束以后,我政府于九月九日起开始接受日军投降,逐渐恢复故土,及至接收南海各岛之时,已届卅五年年底,是为我最后接收之一片故土。

此役内政部方域司曾派员参加,主办建碑、测图、及调查诸事宜。郑资约先生乃参加接收人员之一。全体人员于三十五年十月二日会同由京出发,至今年(三十六年)二月四日任务完毕。

接收归来,郑先生将所见闻并参考有关书刊,撰成《南海诸岛地理志略》一书,此为方域司方域丛书之一种。谨于付梓前夕,述其原委,藉当序言。

傅角今 三十六年十月一日于南京

第一章绪言

我国沿边之海有四:曰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而以南海为最大,亦居于最南。南海岛屿滩礁最多,大小凡达一百五十以上。依其位置之分布,可划为四群:曰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各岛之位置,以与大陆之距离言,东沙居南海之最北,距广东最近,略居汕头之正南方一四○海里,约当北纬二十度附近;西沙群岛约位于海南岛榆林港之东南一五○浬;中沙群岛在西沙之东侧,相距甚近;南沙群岛则居南海之最南部,其最南之曾母暗沙,远达北纬四度,为我国领土之向南突出最远部分。东南紧邻菲律宾之巴拉望,英领婆罗洲,我国最南部之国界,即包绕南沙群岛之东南西三面。

第二章地质地形

第一节 各群岛之地体构造

世界之岛屿,依其构成,可分类为三:曰陆岛,曰洋岛。洋岛又有火山岛、珊瑚岛之分。南海各群岛,可谓全部属于珊瑚岛之一种。珊瑚岛由珊瑚礁构成。珊瑚礁乃珊瑚虫之遗体。珊瑚虫为海中动物,体小而软,具胃口及触手,以捕取食物,喜群居,多丛集于海底之固定土石上,而向上发展。其生活条件:(一)海水温度在20℃以上。(二)海水深度限于二四○呎以内,一五○呎以内更为适宜;二四○呎以外之深海,则已绝迹。(三)须海水清澄,无河流注入之处,尤为理想。以此只繁殖于热带浅海中,而以非洲、澳洲、及中美东岸分布最广。我国海洋则以南海中最为发育。

珊瑚虫吸取水分中之Ca(HCO3)2,而排出碳酸钙,以组成其骨骼。软体附于骨骼之外表,而逐渐成长。新者甫生,旧者即死,积久则成巨厚之骨骼。虫之生长,以争取温度及食物,故多向上生长及向两侧伸展。故石质基盘继续增加。珊瑚之骨骼,或分枝而呈树枝状(Coral trees),高者可达十五呎。或呈半球状(Half spherical coral),直径亦有达一五呎者。

碳酸钙之基盘,杂以泥沙及其他海生动物之介壳及骨骼等,堆积渐厚,再经自然之压力,复经温暖海水为之胶结,乃变为白色固体之石灰岩,其上复有珊瑚丛生,是即为珊瑚礁。以珊瑚虫不能久离海水生活,故所成之礁不能高出于低潮水面,而略略隐覆于水面下,呈一广平台状地形。广平礁台形成而后,再经海波之冲击鼓荡,将其他珊瑚骨骼、礁岩、岩块、泥沙、及其他动物介壳遗骸等物,运送于礁石之上,推积渐高,而礁台之中心部先露出海面,是之谓珊瑚岛。以是此类岛屿面积多属狭小,岛周之珊瑚盘反极广阔。

珊瑚礁之种类 珊瑚虫必附着于海底固定之土石上、而生长已如上述,其所成之礁,以其与下方土石之位置关系可区分为三种:

裾礁(Fringing Reefs)珊瑚在温度适宜之浅海中,依陆地或岛屿边缘而生长,渐渐组成平台,抵海水面而向海方伸展,其状有如附于陆地之裾,故名“裾礁”。礁之广袤,视海滨地形而定,坡陡者礁狭,坡缓者则礁宽,可达数里。

堡礁(Barrier Reefs)裾礁成后,因陆地下沉,或海水上升,礁没于海,新珊瑚随海底之逐渐下沉,而继长增高。其成长也,以岩礁之边缘繁殖特速,先达水面,而成平台,渐亦有出水成岛者。如是岛或礁与陆地间保有相当距离,二者之间为浅水,岛礁之外为深海,岛礁低伏于陆前之海上,有若大陆外围之堡垒然,故名曰“堡礁”。此堡礁往往顺陆边延长数里,有防波御岸之功。世界最著名之堡礁,在于澳洲大陆之东侧,称“大堡礁”(The Great Barrier Reef),长达一、二○○公里。

环礁(Atoll)岛陆再沉(或海水再升),堡礁随之而向上增长,岛陆沉没于水,只余四周之堡礁,连接如环状,是谓“环礁”。环之形,有长圆、正圆、及其他各种形状。或相连无入口,或入口甚多,残破片断只留环状痕迹。我国南海各珊瑚礁,多属环礁。岛之露出者,多为环上之一点,故各群岛中又多分成无数小群,排其位置多可显示环状。

土壤 各岛之地质构成既明,其土壤性质亦自可推知。各岛土壤莫不由珊瑚礁及介壳类残骸风化而成,故其中含石灰成分极多。又因近海,故富含盐分。著者曾以船上所携带之淡水盛之杯中,取岛上土一捏投入,搅而尝之,颇带盐味。琛航岛(西沙)东部二小湖之浅水,南部椰树下石隙中之井水,及太平岛(南沙)之井水,均微带咸味。日人在永兴岛(西沙)所植菠萝,据曾在该岛工作之工人云,甜味颇少,各岛之椰子亦然。

就土壤之物理性质言,凡岛(Island)及沙洲(Sandcay),多为细砂质土,如永兴、太平诸岛皆是;琛航岛东南方,有砾质砂土分布,然所谓砾也砂也,亦不外珊瑚及介壳类之残骸断块而已。各岛露出已久,林木丛生,而其根茎枝叶之腐朽而成为腐植质者,亦所在多有。故林中或草下之土,往往呈黑褐色,以此揣测其土质,当甚肥美,但粗松多孔,以手搔之,顷刻数寸,恐不蓄水,当不宜于稻。各岛边所围之白色沙滨,纯为流沙,富含钙质,更以高低潮之每日往复涨落,故寸草不生。

第二节 各群岛之地形特征

南海中各岛礁星罗棋布,或深或浅。兹以其与水面之关系分类,并定为下列各种名称,以示区别:

隐没于水面下者,有滩、暗沙、与礁之三种地形。其在水面下较深处之珊瑚礁,且呈广阔之台状者谓之滩(Bank)。由大滩又向上生长,高突距水面较近者谓之暗沙(Shoal)。至所谓礁(Reef)者,系指隐伏于水面下近处之珊瑚而言。此种多系新生之珊瑚礁,礁上遇有大块礁块或岩石时,往往矗立水面之上,即礁本身亦多有于干潮时露出者。

其露出于水面之上虽高潮亦不能淹没者,其地形又有岛与沙洲之区别。砂洲(Sand cay)为新出海面之岛,其成因与珊瑚岛同,只以出海不久,尚为浅砂一层平铺,海拔尤低于岛,遇大风浪时,常有被侵之虞。因时代较新,多无鸟粪层之堆积,土多砾质砂土,植物被覆,较少亦贫。

岛屿(Island,keak)砂洲再经久堆积而成岛屿,高度多在四五公尺之间。岛上多为平顶。岛周有狭长之白色沙带围绕,岛上植物繁茂。白色沙带为高低潮汐往复地带,纯为流沙,寸草不生。

南海诸岛之地形,与吾人在其他沿海所习见之岛屿异。其岛高极低,面积极小,是其一般的特征。此一究其地质的构成,自亦不难明了。诸岛中极少超过十公尺者。以四五公尺最为普遍(西沙群岛中最大之永兴岛,高五公尺,面积七·四方市里。南沙群岛中最大之太平岛,高四公尺,面积一·七方市里)。海上望之,十浬外不得见,雾天尤难寻觅,航者视为畏途。

因岛过低,海风漫岛而过,船泊于岛侧不能避风。尤有困者,岛高虽低,而围绕于岛周之暗礁藏于浅水中,其面积皆延展至岛之数倍,或数十倍。礁之上于低潮时,水多深仅两呎左右;礁之外则为无底之深洋。礁上太浅不能航行,礁外太深,锚不见底,欲觅良好锚地,尤属困难。

第三章气象气候

中国沿海占亚洲之东南隅,当太平、印度两洋之间。其气候属于亚洲之季节风区。季节风之原理,与海陆风(Sea and Land Wind)同。海陆风凡海滨多有之。亚洲为最大陆块,太平洋为最大水体,海陆气压之差最大,故所生海陆风之规模亦最大。

第一节 亚洲之气压分布

控制东亚气候之活动中心有四:即冬季之蒙古高气压,与阿留申群岛附近之低气压,夏季之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与蒙古之低气压是。此外赤道低压带之南北移动,亦影响于亚洲气候。

一月蒙古高原剧寒,海平气压高达七四七公厘,赤道低压中心约七五四公厘,南移至澳洲北部。气压坡度,在亚洲东北部大致作东西向,气压差为三一公厘;在亚洲东南部,以至北澳,则作西北——东南向,气压差为二四公厘,因此冬季风分为二股:东北九省及日本盛行西北或西南风向,气流径指阿留地安低气压,是为北路;中国本部及菲律宾,风常作北及东北向,气流指向赤道低气压,是为南路。

七月气压之分布,蒙古高原为一低气压所代替,中心为七五○公厘,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之势大增,中心可达七二八公厘。其楔端向西伸及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斯时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及于南海之滨,气压约七五四公厘。东亚气压坡度大体作东南至西北向,气压差仅为十八公厘,低纬海洋气流,冲向大陆方面。

冬季高气压中心固定时,气流绕此高压中心作时针方向之旋转,而以外方倾角吹送。在华北为西北风,至福建沿海变为北风,再南至南海区域则成东北风。由十月或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间流行夏季气流,绕低气压中心以内方向倾角吹送,作反时针方向之旋转。此时南海区域成西南风,流行于六月至九月之间。

第二节 南海之风向

(A)季候风 南海之风向,以上述气压分布关系。冬季半年多东北风。夏季半年多西南风。二者随季节而变换,为控制南海之主要风向。

东北信风,普通多自十月初始吹,始吹时为强风,南海北部较为显著。直至北纬十度概为疾风,往往连续十日不息,是为常例。至十二月、一月两月中,以最大风力定吹,是为最盛时期。入三月风力衰,渐转为东风。

居南海北部之东京湾沿岸,及广东南岸一带,东北信风由十月初至翌年三月间续吹不息。惟风向受地形影响,多顺海岸而行,在东京湾内,为东北风,在广东南岸,则变为东北东之方向。但海岸地方之信风,常受北风之扰乱,北风强吹时,常继续二三日之久。

南西信风,普通四月后半始吹。南海之南部发动较早,北部稍迟。至五月末渐盛,以六、七、八月最为卓越。但强风亦不多,其消灭多在九月,而以北部为早,常在九月之初;南北较迟,多在九月之末。

东京湾内四五两月频吹南风,由六月至八月定吹,但无强风,风力极少超过蒲福尔风级(Beaufort Scale)之四级(13—18哩/时),于此时多阵风天候,海南岛亦然。

二风之交代期,即四五两月及九月下旬十月初旬间,风力较弱。二风相较,北东信风较西南信风为猛烈,且持续力亦强。二者皆于中绝时,则成东风或东南风,常继续吹送至一二日之久。二风季内,皆有拱云阵风(Arch Squall)发生,最为危险。拱门状之云自地平线上升时,每发生急遽大风。拱云达天顶附近时,则必随有暴雨。

(B)海陆风 南海各海岸,于信风微弱之时或微弱之处,常有小规模之海陆风发生,而以二风交代期中及西南信风期中为多。东京湾内海陆风最为显著。

第三节 南海之气候

(A)气温 本区位置居我国最南,广州当北回归线附近,海南岛之榆林港约当北纬十八度。南沙群岛之北部当北纬十七度,南部则达北纬四度,故南海全部属热带气候。此次接收南海诸岛,时值气候最冷之际,于太平岛曾为三日(十二月十二、十三、十四)之气温记录,每晨六时皆摄氏二六·六度,每日下午二时为二八·八度。以包处海中,受海水之调剂,其一年中寒暑之差极少,酷暑期六、七、八月之气温,与冬季亦无大差别。终日海风徐徐,并无溽暑之苦。惟北部接近大陆边缘地带,冬夏气温变化略显。香港冬季气温最低为一五·九度,夏季日中可达三○·六度。东京湾北部夏季可达三一·七度,冬季最低为一六·七度。广东海岸,以位于大陆之边缘,当冬季干燥凉爽之时,北风一至,气温有时急降。

(B)降雨 本区为多雨地带,平均每年总量皆在一、○○○公厘以上。雨之季节分布,在南海中各岛屿上,区别极小。全年分布略匀。南海之北岸,则以夏季西南风时降雨最多,称为雨季。冬季东北风时较少,称为干季。故其雨季一般随西南风之来,五月开始。东京湾北部及广东南岸之多雨期,自五月或六月直至九月,而以十二月至翌年三月为干季。东京湾沿岸七八两月雨量最多,海南岛东部九月间雨量最多,七八两月雨量亦丰沛,此均为台风活动之结果。当此时也,雨量即为全年最多,温度亦为全年最高,温高湿重,蒸暑难忍。

(C)云量 南海北部沿岸地,年平均云量概为六或七。东京湾及香港皆以春季云量最多,而以十及十一两月天气最为良好。广东海岸及安南大部,则以五月多晴,七八月多云。

(D)雾及视界 东京湾内,当东北风季中,视界常感不良,尤以一—四月间之细雨期,湾内展望更为困难。平时雾薄,早雾日出则灭。一—四月间之雾期,浓雾常持续至旁午不消。

东北风末期将届时,琼州海峡及广东南岸附近常有大雾。香港之雾则多在三四月间。

第四节 台风

(A)台风之发生北太平洋西部及我国南海、黄海所遭遇之猛烈的热带低气压,统称台风,强风之意也。其发生之地带,大多数在北纬五—二○度与东经一三○—一五○度之间。我国南海所遭遇者,其十分之七为来自菲律宾之东方,其发生于南海本海者,仅占十分之三。其起于南海者,例在北纬七—二○度与东经一一二—一二一度间之地域。尤以起于吕宋与西沙群岛间者为最多。

台风之发生地,一般为移动的,在纬度上言,约以四至八月在北方,九至次年三月在南方,经历年测定其移动情形,略如下表:(略)

自经度上言,亦有移动,一至六月间向西移动,此后直至十二月,始渐向东移。十二月时台风之发生,常远在南海之东方。

(B)台风之季节分布依上海徐家汇天文台之记录,在一八九三——一九一八之二十六年中,共发生台风六二○次。其中发生于东经一二○度以西,北纬二五度以南之中国南海者,占二五五次,其月别分布约如下表:(略)

观上表可知南海台风之发生,以六至十一之六个月较多,十二至次年五月之六个月为少,即多分布于夏秋二季,而以冬春二季为少。此盖略与信风有关。多的半年中最多之月为七至十月,略后于西南信风最高顶之六、七、八三个月;少的半年中最少之月为二至四月,亦稍迟于东北信风最强之十二月一个月。检其平均次数,五月开始增加,适为西南信风之始吹时期,十月开始减少,正当东北信风初来之月。是台风之消长,与信风息息相关也。

(C)台风之进行台风内之气流与一般低气压涡流同,依照(Buys Ballot)法则,吹向低气压之中心。北半球以内方倾角吹向时针之反对方向,低气压中心为平稳区域,称台风眼。此暴风系全体有进行运动性。一般在北纬一五度以南向西北西方前进而有向右转向之倾向,故大多数台风随纬度之增高而进路逾行偏北,往往有右转而偏东北方者。此谓之转向。进路达于最西方之点,称转向点。台风平均转向点由一至七月远移于北方及西方,入八月后开始向东方及南方移动。转向点之移动范围,略当北纬一五—三○度与东经一○七—一四○度间之地带。

第五节 南海之海流

南海海流,主为随信风而生者,有东北信风皮流及西南信风皮流两种,今分区述之:

(A)南海西部

东北风季 东北信风盛吹时间(十一—一月)常发生十分发达而强度的信风皮流,沿南中国海岸及越南东岸而南流。此流可直达北纬四度附近,成西南西——南南西之流向。逾过喀里马他海峡(Carimata Str.),入爪哇海(Java Sea),而成偏南或东南流向。海流之幅甚狭,其平均流速,于十一至次年一月间,在北纬四—十四度间之南部地域为○·七浬,北纬一四—二二度间之北部地域为○·五浬。

西南风季 西南信风流行之五至七月间,常发生于东北信风皮流方向正反对之海流,惟其流势较弱。平均流速在北纬四—十四度间之南部为○·三浬,北纬一四—二二度间之北部地区为○·二浬。两种皮流流速,皆以北部为缓,南部较速。

信风皮流之持续期及流速,随纬度而异,约如下表:

一九一○—一九三四年间南海海流速度(浬/时)之平均月别分布:(略)

(B)南海中部及东部

此部海流颇不规则。东北风季中,向西及南二方向间之海流,较流向他方向者为多。西南风季中,向东及北二方向间之海流,较流向他方向者为多。各风季中,其不定方向之海流频度,殆无超越于信风方向之海流频度者。

第四章岛屿滩险志要

第一节东沙群岛

东沙群岛为南海四群岛中最北之一群,由东沙岛及北卫、南卫二珊瑚滩组成。

东沙岛(北纬二○度四二分,东经一六度四三分)为群岛中唯一之岛,位汕头之正南方约一四○浬。西北距惠阳甲子门一二○浬,东北距台湾二四○浬,正当香港、马尼拉航路之冲途。去香港一七○浬,马尼拉四○○浬。

岛居一圆形珊瑚礁之西侧,岛上树顶之高约十二公尺。当东北信风季,天气多雾,五浬外不得见礁缘之破浪,非接近至一浬时,难以辨认。

岛由沙成,岛形酷似马蹄。西侧有湾口。湾内水深,湾口水浅。自古为我国闽粤帆木渔船停泊之所。岛东北侧今有渔村。西人Pratas于一八六六年航海遇风,避难于此,西人遂以其名名该岛。我国旧名向称大东沙。

圆形之珊瑚礁,内拥礁湖,湖周礁幅可达一浬乃至二浬。低潮时,东侧东北侧及围绕东沙岛部分,皆可露出。礁之外缘,全部皆急深。

东沙岛之南方及北方有二水道,为内通礁湖之路。南水道较北水道广且深,阻碍少,吃水十五呎之船,可以通航;南水道之北侧,东沙岛西端之南方约二浬处,有白色砂嘴,海涛来自西方时,破浪甚猛。北水道在东沙岛之北方二·三浬,水深一·二五乃至二寻。但其中有多数礁头高突,有深仅二呎者。

锚地该环礁位香港、马尼拉路上,称为险礁,尤以东北信风季中,常有强风密云,往往延续达一周以上,航者畏惧。欲航近该礁,以自西方渐入,最为安全;以西方有岛,且海流亦多随信风,而东北流或西南流较有规则。礁之外部急深,航泊困难。不得已时,破浪之外侧,尤以西侧之南北两水道中,可得锚地。吃水较浅船舶,可在南水道之礁上,水深三·五寻处抛锚,或越礁而入湖内,于水深四—一○寻处可得细沙之底,亦可碇泊。如遇信风强盛时期,常有方向不定之流压,冲向岛之风上侧,此时航路必经行岛之风下侧,方为安全。

第二节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我国旧名称为千里石塘,西人译为Chienli Rocks,或Paracel Islands and Reefs,为广大之一群低平珊瑚岛与礁。散布于北纬十五度四六分与十七度八分之间,及东经一一一度一一分与一一二度五四分之间。北距海口二四○浬,东北距香港三九○浬,台湾南端七二○浬,西距越南海岸二四○浬。在榆林港东南一五○浬,由榆林港出发,汽船一日可达,帆船则需十日。

群岛之岛礁分布,可分为三部,述之如下:

1、宣德群岛 在西沙群岛之东北隅,西人称为安非土来特群岛(Amphitrite Group),由两部组成,南北对峙,中隔一水道,宽约四浬。

(A)北群 包有东西二礁,中隔赵述水道(西名Zappe Pass)。西礁东西长六浬,宽一·七五浬,西端有一沙岛,曰西沙(西名West Sand)。东端距岸二浬处,有一岛曰赵述岛(西名Tree Island)。

赵述岛(北纬十六度五九分,东经一一二度十六分)上覆热带灌木,周有白色沙滨(sand beach)围绕。岛中心之椰子树高可三○呎。海南岛渔人,当东北季风时期,常来捕鱼。岛之西南侧,水深十三寻,为良好锚地。引入此锚地之水道,宽四○○码,深四—六呎。

东礁由西北而东南,长四浬。有三岛(Island)与三沙(Sand cay),即北岛、中岛、南岛、与北沙洲、中沙洲、南沙洲是也。各岛上满覆常绿灌木,各沙洲上亦间有植物生育。

东礁之西南侧,在各岛之间,皆有开口,易于登陆。东礁之最北两岛于深十一—十六寻处有沙,亦可抛锚。南侧西侧短距离内,深仅五—十寻,向南延至数浬外,皆在四○寻以内。在此群之东南极端一○寻之等深线距礁边一浬。

赵述水道 居东西两礁之间,宽约半浬。其深度在水道之中央可达二·五寻。仅小船当平水时可渡。风大时强流穿过,微风之时亦有碎浪横行。

(B)南群 分东西二部,东部一礁,西部一滩。

东部之礁,上载二岛,曰永兴岛,曰石岛,相距极近。

永兴岛(北纬十六度五○分,东经一一二高二○分)西人称Woody Island,在宣德群岛中为最大。略呈椭圆形。东西最长处一九五○公尺,南北最宽处一三五○公尺,面积一、八五一、○○○方公尺(合七·四方市里)。高度平均略成五公尺之平台。在西南边缘有一列之细长沙丘,顺海边行,长达八七○公尺,中央最宽九○公尺。高度平均七·五公尺以上,其最高之一点为八·五公尺,位沙丘之中央部偏外侧,亦为全岛之最高点。岛上有热带灌木及椰树、木瓜、菠萝蜜树等。周绕白色沙滨,岛面上有鸟粪堆积。

石岛 在永兴岛东北,二岛同居一礁之上,相距七三○公尺,西人译称Rocky Island。面积七八、○○○方公尺,合○、三一四方市里。略成圆形(南北三四○公尺,东西三七五公尺)。高一二·四公尺,居全群岛中最高。

两岛之外,干礁围绕外伸,有达一、二○○公尺处。礁之北崖西崖西南崖外一浬处,深十八—三○寻,向内行渐减至八—九寻。自礁向东南延,有一滩长三浬,深三—一○寻。

锚地 在南风时期,永兴岛礁北方半浬处沙质深十三寻,为良好锚地。东北风时期,礁之西南侧○·二五浬处沙质深一八—二○寻,为良好锚地。尤以后者,由锚地向海中延长五浬之远,皆为平底,深二七—三○寻,尤适投锚。

西部之滩曰银砾,西人称Iltis Bank,居永兴岛之二四○度方向,相距七浬,深八—一○寻,长三浬,宽半浬,四周峭崖临深海。

2、永乐群岛 该群岛全部包有低岛与礁六个,成一马蹄形,故西人名之曰新月群岛(Crescent Group)。东北距永兴岛三七浬。在新月形之东南角为晋卿岛(西名Drummond I.),此岛之西依一孤礁上者为道乾群岛(西名Duncan Is.)。道乾群岛之西五·二浬,为羚羊礁(西名Antelope),再四浬为金银岛(西名Money),是为群岛之最西端。马蹄状之群岛向北凸出,开口向南。道乾群岛与羚羊礁间之开口水底有连礁深五寻。马蹄形之内部,深度颇不规则,由一一--三二寻,且有数处珊瑚礁头凸其中。

道乾群岛(北纬十六度二七分,东经一一一度四二分)此群包有二岛,共居一珊瑚礁上。东西长一·二五浬,宽一三五○码,四周峭深。岛面满覆热带灌木。东岛曰琛航,较大(四三二、五○○方公尺),西图作Duncan I.。岛上尚有一小湖存在。其南侧有一井,旁有大椰子树二株。西岛曰广金,较小(七六、二五○方公尺),西图作Palm I.。灌木高一○呎,近岛中心处有椰树一株,高达二○呎,旁亦有井。二岛之间,连一砂嘴(sand spit)。二岛之北侧礁外可得良好锚地,深一○—一五寻,有较宽之沙底。海南岛之捕鱼帆船,则多泊于二岛间深一·五—二·五寻之礁上。

晋卿岛 长半浬,宽四五 ○码,上覆热带灌木及常绿树,树高达十五呎。该岛与道乾群岛间之水道,宽一·五浬,在接近晋卿岛礁之西方,即可得良好锚地。

森屏滩 居马蹄形之最北,西名Observation Bank。南与晋卿岛间之礁上,有多数砂岛。高度由三呎乃至一○呎不等。各砂岛上满覆灌木。

珊瑚岛 位马蹄形之西北,长半浬,宽○·二五浬,高三○呎,西名Pattle Island。岛上满覆灌木与热带常绿树,树高一○呎乃至一五呎。自岛之西端计起,岛长三分之一范围内,有大椰树三株,最高者出海面四○呎,为一航海极好目标。近椰树处有井,水甘可饮,煮之更觉适口。岛之南侧有一湾,船可由此登陆,但近岸处有石,低水时甚困难。围绕于岛周之礁,以自岛向东北延长者最宽,达一·七五浬,岛北距离四○○码处礁上,有一石,高露水面之上。

甘泉岛 位珊瑚岛之西南二·二五浬,西名Robert Island。岛形如锅,长八○○码,高二六呎。上覆植物,绕岛有礁,但可登陆于东侧,或东南侧之码头。岛上有房数间,井一,无人。自岛向东北有滩伸出一浬,深三·二五浬。

羚羊礁 礁之北端距甘泉岛半浬,礁南北长达三浬,宽二浬。在其东南极端,一部已干露出水面,且有一砂岛。

金银岛 岛依于一峭崖礁之西端,西人译称Money Island。礁长三浬,与羚羊礁之间隔一水道,宽一·七五浬。岛长一、四○○码,高二○呎。其西尚有数砂洲存于礁上。

3、其他 上述二群之外,尚有无数岛礁,散布于附近海面,亦属西沙群岛范围:

北礁 北礁位居北纬一七度○五分及东经一一一度二六分之间,为西沙群岛最西北之险。西人译称North Reef。礁为一椭圆形之环礁,东西长七浬,宽三浬,中抱泻湖(Lagoon)。礁之边崖多峻峭,沿礁周围到处有大石露出水面,波浪有时声闻数浬。礁之西南侧有一帆船水道,可入泻湖。

神狐暗沙(北纬十九度三三分,东经一一三度二分) 此暗沙西人称为St.Esprit Shoal,位于北礁之东北一七二浬。东西长二浬,宽一浬,平均深度九寻(最浅处七寻)。礁外不远即为六○—八○寻之深海。

中建岛(北纬一五度四七分,东经一一一度一二分)在西沙群岛之最西南隅,为一砂岛,我国称特里屯岛,西图作Triton Island。岛高约一○呎,长一浬,立于一珊瑚礁上。礁由岛向北及东北延长一浬,其他方向半浬,深皆在六呎以内。礁圈之四周有峭崖。海鸟多以此砂岛为孵卵地方。

盘石屿 在中建岛之东北东方向,距三六浬。西图作Passu Keak,亦为一砂岛,立于一有峭边珊瑚礁之西端。礁东西长五浬。

华光礁 位盘石屿之北七浬,西图作Discovery Reef。礁边峭崖,有大滚浪(heavy overfalls)可以辨认。礁东西长十六浬,宽五浬,深度平均二寻。礁上有数石,露出海面数呎。礁之南侧有大口,北侧有小口,皆可引入泻湖,海南岛渔船常出入其间。

玉琢礁 在盘石屿东端之东北一○浬,东西长七浬,宽二·五浬。礁边峭崖,礁上有小岩石数块,突出海面以上,有时有破浪可辨。(西图作Vuladore Reef)。

蓬勃礁 在西沙群岛之最西南角,西图作Bombay Reef。其西端在玉啄礁东端之东南二八浬。礁形长方,礁边峭崖。东西长一○浬,内围一泻湖,礁边缘诸岩石多被冲蚀。就中四石,高水面时亦露出。该礁之西北西方一三浬处有“无色之水”(据一九三一年英人报告)。

滨湄滩 在蓬勃礁之北一三浬,西图作Bremen Bank。东西长一二浬,平均深度九—十九寻。最浅处在滩之南西部,仅七寻。

湛涵滩 内包三块相连的礁块(Reef Patches),西图作Jehangire Bank。位于滨湄滩东端之东北东方向五浬。三块南北共长约六浬,深度极不平均,最浅处在南块之南西部,深约七寻。

和五岛(北纬七六度四○分,东经一一二度四四分)位西沙岛之最东,西图作Lincoln Island。岛长一、二五浬,宽○五浬,高一、五呎。岛上覆有灌木,其东北侧峻峭。岛周围以干珊瑚礁圈,宽二○○—六○○码。岛之中心处,有椰子树一株,旁有一井,有淡水。自岛向西南伸出一珊瑚暗沙(coral shoal),约长一一浬,沙上多石。但据法测海船来福门号(Rifflmen)报告,由岛向南仅三浬内危险,由岛向西北延一浬内深皆一○寻以内。岛之北侧东侧外深度骤增,但西南方直至滨湄滩、湛涵滩,皆在四○寻以内。

锚地 无论冬夏季风时期,皆可抛锚,在岛之风下方,皆为良好锚地。珊瑚滩延长半浬,深皆达一○寻。

高尖石 在和五岛西南七·二五浬,西人称Pyramid Rock。极小,形呈锥状,高一七呎。远处望之如一帆船。据一九三五年英人报告,附近有二珊瑚暗沙,一在二四○度方向距七·五浬,一在二二三度方向,距九·二五浬。

西渡滩 位和五岛北端五○度之方向,距一二·五浬。一八四四年发现,西图作Dido Bank。滩深一三寻,周围绕以珊瑚礁,深八○寻或以上。

第三节中沙群岛

西沙群岛之东为中沙群岛,其范围约占据北纬一五度二四分至一六度一五分与东经一一三度四○分至一一四度五七分之间。全部为隐伏于水面下之珊瑚滩,西图称为Macclesfield Bank,日人称金轮堆。此滩由东北而西南,长七五浬,最宽处三三浬,平均深达四○寻,全为没水之环状珊瑚礁所组成。滩之边缘地方,珊瑚生长较速,高突至距海面一四寻乃至七寻处(最浅之点在滩之东北,深六·五寻,称此微暗沙),宽可有三浬。

滩之浅边,多处断成水道,极深,为入泻湖之路。但极少超出四○—五○寻以外。浅边由诸水道之断隔,形成独立之暗沙,计由东北隅最浅之比微暗沙起,向西顺列之,有立夫、鲁班、美滨、固本、西门、华夏、控湃、涛静、排洪、果淀、排波、波洑、布德、美溪、安定、海鸠、济猛、武勇、隐矶暗沙等,共二○处。

泻湖之内,西半部尚未精测,东半部已知之浅礁密布,多达海面下二○公尺之浅处,其最浅者为漫步暗礁,深仅五寻。

航近该滩时水则变微绿色,如遇严重天气,滩岸附近之海水则高而乱,故滩之位置,易于辨认。但航行者,宜顺滩而东西,且忌越滩而南北。

民主礁 远位西沙群岛之东方,其中心位置在北纬一八度八分,东经一一七度四五分处,西图作Scarborough Reef。为一周延无缺之三角形暗礁,长十浬。边崖峻峭,内围泻湖,湖水清绿。珊瑚礁狭带上有大石柱立,远处可见,最高者称“南石”(South Rock),位暗沙之东南角。南石之北侧附近有入口,宽四○○码,平均深五—六寻,但有礁头阻碍,常达水面下九呎。初入口,水即浅,但可得良锚地于口外。

宪法暗沙 在民主礁之西北九○浬,其中心位置在北纬一六度一九分,东经一一六度四一分,深一○寻,一八五七年发现。西图称Truro Shoal。

一统暗沙 位于中沙群岛与香港之间,其中心位置在北纬一九度一二分,东经一一三度五三分。西图作Helen Shoal。沙东西长二浬,宽一浬,平均深度八—九寻,最浅处有达六·五寻者。周围则深一○○寻以上,天气恶劣时破浪极大。

第四节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昔名团沙群岛,为我国南海四群岛之最南一群,故更今名。东方紧邻菲律宾之巴拉望,南接英属婆罗洲,全部为珊瑚岛构成之低平小岛,罗列纷杂。最北自北纬一一度三○分(北险礁)起,南延至北纬四度(曾母暗沙)附近,东西自东经一○九度三○分至一一七度五○分,占海面亦较其他三群为广。惟以偏处南隅,大部尚待探测,图上特圈为危险地带。今仅就危险地带以外,已经测量注入海图者,略志如下:

(1)危险地带以西各岛礁:

(一)双子礁 为南沙群岛最北之险,故西人称为“北险礁”(North Danger)。亦为一珊瑚礁。由东北而西南,长八·五浬,中央最宽约四·五浬;礁边峭深,内围泻湖,湖深二○—二六寻。东北与西南两极端,被海水冲击甚猛,有极大破浪可辨。礁之西北侧有二沙岛,本礁因以得名。二岛各长半浬,东北曰北子岛(北纬一一度二八分,东经一一四度二○分)高三公尺,面积一三三、三二○方公尺;西南曰南子岛,高五公尺,面积一二五、四○○方公尺。二岛间水道深五寻,由此可入泻湖。

两岛皆有灌木,东北岛有一大椰子树,高三五呎。西南岛中心地方有淡水井,渔人多来集。由新加坡北赴香港或马尼拉之商船,即于此分路。

(二)永登暗沙 西图作Trident Shoal。位双子礁东方一六浬,由珊瑚礁组成。长七·五浬,宽六浬。在沙之边有一○寻深之连礁,围一泻湖,湖深二○—三四寻。沙之外,立深至一○○寻外。

连礁之最浅者,在沙之极北,东西列,长二浬。近其中心处(北纬一一度三一分,东经一一四度三九分),有一点,低水则干露。此连礁之其他部分,皆深一—五寻。此礁之西南方一浬,有一礁头深四寻。另一浅礁在沙之极东,深二·二五浬。此外任何礁块无有在五寻内者。

(三)乐斯暗沙 位永登暗沙南端之南方二浬,西图名Lys Shoal。长五浬,峻崖。亦由无数之礁块组成,深度不出一○寻,内围一泻湖。近暗沙之西南角有一点,深二·七五寻。近东北角各连礁,深五寻。

(四)中业群礁 日名千津礁,包有珊瑚滩两个,东西延长十二浬。滩上连礁极险,二滩之间有一水道狭而深。

中业岛(北纬一一度七分,东经一一四度一六分五○秒)位于西滩之极东端,旧名帝都岛,西图作Thitu I.,日人名曰三角岛。岛低而具沙性,面积三二六、二八○方公尺,有椰子树与羊角蕉树,在一淡水井旁。

西滩长七浬,最宽处三·二五浬,在极北端有一圆形珊瑚礁,直径○·七五浬,为本礁最北突出点。在此礁与中业岛间,深二·五—六寻。

西滩之西北侧中央有一礁,长半浬,低潮干露。礁上有一沙岛(sand cay),在此礁与前礁(滩之极北端)之间,有水道深五寻,由水道入泻湖,湖深一九寻。其他各礁(可由破浪认出)由此有砂岛之礁,引申而达于滩之极西端。

中业岛之西南二浬,有一小礁,为西滩之最南突出点。西滩之南边自此小礁西延,较滩之北边为安全,船可抛锚。小礁与中业岛间深四寻,亦为佳良抛锚地。

东滩为一大群礁与岩块组成,长四·五浬,宽二浬,其极西端距中业岛礁一、四○○码。

(五)渚碧礁(北纬一○度五五分,东经一一四度○六分) 西图作Subi(Subie)Reef。礁之北端在中业岛西南一·二五浬。形状不规则,峻崖之珊瑚礁也。常有破浪,礁长三·五浬,宽二浬,中围泻湖无入口。

(六)道明群礁 中业岛之东南距离二○浬处,有一群礁斜列,成东北—西南方向,是为道明群礁。延长达二一浬,中央宽达七浬,两端渐尖,西人称Loaita Bank and Reefs。

南钥岛(北纬一○度四二分,东经一一四度二五分)位该群礁之南侧,纯为一沙性之小岛,西图作Loaita I.或称South Island of Horsburg。岛略作圆形,直径约三○○码,面积六二、七○○方公尺,上覆灌木,周绕珊瑚礁,礁宽有达半浬上者。岛之西北五浬处有礁,中心有沙洲,此礁广一·二五浬,低潮干露。另一礁位于该礁之西南○·七五浬处,东北—西南长约一·七五浬,实为道明群礁之最西南尖端。此两礁与南钥岛间有数礁头,深三—五寻。岛之七五度方向距二浬处,有一珊瑚连礁长半浬,低水时一部干露。

杨信沙洲 南钥岛之东北东方向距六·七五浬处,又有一礁,礁之直径约○·七五浬,近礁中心处有一沙洲,我国海南岛渔人称为杨信沙洲,西图译为Lankiam Cay。在杨信沙洲东北三—四·二五浬处有二礁,低潮干露成为道明群礁之东南极端。二礁之北水深,最浅亦在六寻。从此道明群礁再无浅礁之发现。

(七)郑和群礁 位于道明群岛之正南方,我国古书称堤闸滩,亦作团沙群礁,居南沙中最大最著,故惯称南沙群岛为团沙群岛,西人译作Tizard Bank and Reefs。第二次世界战中,曾为日人所强占,更名“千里锥”,其范围大于道明群礁,东西长达三○浬,平均宽八浬。群礁内包一泻湖,湖中有多数礁头高耸,深五—七寻。湖周之珊瑚礁,低潮干露。就中有二礁,其上各载一岛(太平岛、鸿庥岛),又一礁上载一沙洲(敦谦沙洲)。海南岛渔人常来捕鱼。岛上树顶可望见于八—一○浬之外。今分述于下:

太平岛(北纬一○度二二分五五秒,东经一一四度二二分)为两岛中之大者,位于郑和群礁之西北角。岛形狭长略成东北东—西南西方向横列。周围二、八○○公尺,岛之周围有白色沙滨,萦绕如环,岛顶平坦,高度平均三·八公尺(东端四·一八公尺,西端三·四一公尺),东西最长一、二七○公尺,南北最宽三五○公尺,面积四三·二万平方公尺(合一·七二八方市里)。岛顶外之沙滨由岛顶斜降,达于低潮水面,其斜面宽约三·二八公尺。此白色沙滨宽度,盖即高潮与低潮往来之界限也。

沙滨之外,在海水面下围绕岛之四周者,为珊瑚礁盘,亦成长圆形状。自沙滨下限(即低潮线)起,向外延长,东西两端较宽,东端长四五○公尺,西端更达六五○公尺。南北两侧较狭,南侧西部最狭处一五○公尺,登陆者多泊小艇于此。礁之四周边缘有破浪可辨,远望之破浪亦成环状。礁之外崖峻峭,崖外为无底之深海。礁上水深,低潮时仅二呎左右,小舟亦不能入。登陆者必于礁边拾艇涉水而入。水下之礁多新生嶙峋,如刀如剑,步行其上危险万端,肩负货物尤难。故船之来泊者,外则太深,礁内则太浅,殊苦无良好锚地,此固不独太平岛一岛为然也。

岛由珊瑚礁构成,地表土壤粗松,有鸟粪覆盖。据日人勘测,岛上有磷矿六三、○○○吨,但二次大战中,多被日人运去,所余无几,尚可零星散见于从草中。岛周沙滨为流砂,寸草不生;岛顶上满覆热带灌木,毫无插足隙地。沙滨之内界限即为植物之外界限,截然清晰,宛如刀切。在海中望之如绿绒一块浮于水上,极为美观。灌木多为羊齿类,大树以椰子、羊角蕉、木瓜、菠萝蜜等热带果品为多。椰子树最高,可达二五呎,为航行之标的。

该岛为南沙群岛中最大之岛,且居于群岛之西侧边际。过去海南渔人,每年随季风之转变,来岛捕鱼者甚多,然顺风来去少有留居岛上者。晚近我政府感于边务日急,曾派舰测图立碑,以固国防,并建灯塔以利航行,而谋拓殖之道。所测详图,藏于内政部,所建石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于日人。战中日人占我琼崖,遂进据该岛。先更岛名曰长岛,继改刻其国徽及“大日本帝国”五字于石碑上。大施建设,竟有久居之意。著者于三十五年奉名前往接收,于十二月十二日抵达该岛,当时检其遗迹,见于岛之南侧浅礁最狭处,建有洋灰码头,盖思由沙滨之上界限,平伸至浅礁之外边,以避涉水之障碍者。惟仅达于沙滨之下界限,即战败投降,工程遂告中止。

岛之中央有马路一条,纵贯全岛抵于两端。岛两端各有建筑物数幢,西端者小,似昔日营房办公处所在;东端者庞大,有仓库、发电厂、修理厂等。乱草间轻便铁路轨道,到处狼藉,此盖昔日岛上之搬运利器也。岛上水井总计有七:其三藏于林中,皆已干涸;其四分布于建筑物附近,东端一,西端一,码头之正面有屋,屋后有井二。后二井皆为洋灰制成,井口方形,四面各长一公尺。由井口至水面深二·七公尺,水面至底○·三公尺。登陆者举火煮水,尝之颇甘。该七井者,或露天或隐林中,或砌水泥,或就原石凿成;敌人于此最尔小岛,穿井至七口之多,其故为何?或谓源泉不足,多凿所以贮雨水者,予则谓不然;盖储水池其口必大而浅,可以多接收雨水也。其底必以水泥,所以防渗透也。今皆为普通之小口井,其非储水池也明甚。窃思盖因岛上礁成岩石,质极粗松,天雨与海水之渗透较易,地下水定必丰富,观井深仅二·七公尺,即知地下水面甚高,故不必利用地层之倾斜,随处用水随处凿井也。且也,战中美国轰炸惨重,敌恐一旦命中,水源断绝,多凿井亦实有疏散之意。凡诸设施,皆已为盟机炸毁,随投降而日人亦完全退出。我随胜利而接收,海军部派驻海军,划为要塞地带。

敦谦沙洲 在太平岛东六浬,居一珊瑚礁之中心,礁略呈圆形,直径○·七五浬。岛上覆有灌木,树顶高可一五呎。西图作Sand Cay,日本图作北小岛。此岛与太平岛间有浅礁相连,近中途处礁极浅,低潮干露,直径可一、四○○码,仅高潮淹没。此干露点与敦谦沙洲间,深七—一○寻,为安全锚地。

舶兰礁 在敦谦沙洲之东北,由郑和群礁之北边,向北突出五浬。礁为一卵形,长径约一浬,深度极不规则,为一极险之珊瑚暗礁。西图作Petley Reef,日人曾改称东北礁。礁之四周在一·二五浬之宽度内深一○○寻,此外深不得底。

安达礁 位郑和群礁之极东尖端,故日人占领时更名为东礁,西图作Eldad Reef。礁东北西南斜列,长四·二五浬,宽由二○○码至一浬不等。礁上有数大石常露出,低潮时有更多之小石,亦暴露。

鸿庥岛(北纬一○度一一分,东经一一四度二一分)位于郑和群礁之南边西部,与太平岛南北相对。西图作Namyit,日人曾更名南小岛,或译南依岛。该岛东西长六○○码,面积约七五、九○○方公尺。岛周以礁围绕,礁亦呈东西长形,向西延长约一浬以上,东方仅六七○码,南北极狭。岛为砂成,覆有小树及灌木。

南薰礁 在郑和群礁之西南极端,内包二礁块,西北东南斜列。日人名西北礁曰三角礁,以其形似三角也;名东南礁则曰西南礁,以示其在群礁西南极端之意。西图则总称为Caven Reefs。二礁相距二·五浬,各广一浬,有数礁头存于二礁之间。

郑和群礁共围一长狭形之泻湖,深度皆在四寻以外,上述六部为群礁之浅险的全部,皆于低潮干露,船舶可以普通的速度,在天气良好时,寻得便利锚地。

(八)大现礁(北纬一○度○一分,东经一一三度五一分)西图译为Discovery Great Reef。礁极狭,南北长七浬。礁之大部在低潮时干露,上有大石数块突出。在礁之中心有浅泻,无口可入。自礁向任何方向,皆不远即为二○○寻之深海,只北端礁石之外半浬处,测海船曾抛锚于深四二寻处。据海南渔人谈,此礁之东北一○浬处,有一暗礁,深四○寻以上。

(九)小现礁 在大现礁南尖东方一○浬,为一圆形珊瑚礁块,直径六七○码。低潮时有数处干露,但礁上深渊很多。

(一○)福禄寺礁(北纬一○度一五分,东经一一三度三七分)在大现礁北端之西北西方向一七浬,成北东—南西之方向斜列,长半浬,极狭。西图作Flora Temple,或称Western Reef,以在大现礁之西也。南西部有石紧伏于水面之下,而他部有深渊达一乃至三寻。礁之附近有深渊达二○—七○寻,再外有二○○寻以上之深渊存在。

(一一)永暑礁 礁东北西南斜列,长一四浬,北部较宽,最宽处四浬。其东北尖端位大现礁两端之西南五五浬,其西南尖端位华阳礁之正北四一浬。西图作Fiery Cross,或作N.W.Investigator Reef。全部由珊瑚礁构成,有许多干礁块露出水面,而以西南端部露出者最大。海水涌向礁块,虽于微风微浪,亦被击碎成破浪。

(一二)逍遥暗礁 在永暑礁之西。美人于一八二六年发现此暗礁,当北纬九度三二分,东经一一二度二四分处,测定其深度为一、○六○寻。

(一三)尹庆群礁 该群礁包西礁中礁,东礁及华阳礁四部,西图作London Reefs,东西延长三八浬。其最西端,南去南威岛之东北尖二一浬。诸礁四围皆为深海,航行时无须领海之指引。但须特别注意者,当航近诸礁时,如正当烈日闪耀于头顶之时,船舶慎勿直向诸礁航进,盖如此将莫辨为暗礁,为海水,为破浪也。

西礁(北纬八度五一分,东经一一二度一二分)位于群礁之最西,广约四浬。四周礁边地方,有多数礁块干露。中心地方深达六寻乃至一○寻,但有多数礁头上突。欲入礁内只有东南一口,但有多数暗礁连互,极度危险。礁之东边缘处有一砂洲,高约二呎。

中礁 位于西礁东北八浬,礁长半浬,礁内围一泻湖。礁东南极端有一沙滩,低潮露出,高潮淹没。礁周无破浪,故不易于辨认。

东礁 在西礁之东一六浬,亦呈环形。东西长列,长七浬,宽由一浬至二浬。礁之外周有大破浪,易于辨认。礁内泻湖深四寻乃至八寻,无口可入,中藏多数石块。

华阳礁 西图作Cuarteron Reef,在东礁之东九浬,为尹庆群礁之最东。礁成弓形,长三浬。四周为海水冲刷,已成峻崖,绝无可容抛锚之地。非如前述之西、中、东三礁,礁外常有斜坡,附于边崖,皆可容船淀泊也。

(一四)南威岛 位于尹庆群礁之西礁西南,西图作Spratly,或书Storm。岛面平坦,高出海面八呎,长五○○码,宽三○○码,面积一四七、八四○方公尺(○·五方市里)。岛之边缘围以白色沙滨,岛顶西南部,有椰子树数株高耸,为航者目标。岛上满覆热带灌木,土壤尚不适耕种。每当孵卵期间,海鸟群集,鸟卵遍地。六七月间,为海龟来集之期,龟卵亦多,但皆深埋地下。

此岛位于一珊瑚滩之西端,滩长一·三浬,宽一、四○○码,四边峭深。滩之北部,在岛之北○·七五浬处,有一深渊,深约三·五寻。滩之东北部在岛之东北方半浬处,又一深渊,由七寻至八寻。

天气良好,可以登陆于岛,但有无数礁头,自滩上突,极险,航行须注意。滩之东北尖端有锚地,其西南有掩护,深六寻。前者法国测船Rifflemen号,曾泊其地。据该船所测此岛附近海水,高潮见于午前九时,七月初旬高低潮差为五·二五呎。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法人曾一度侵占该岛,锐意经营,二次世界大战期中转为日人所据,继续建设,已成为一海军基地。民国三十四年日人战败,英太平洋舰队司令福来塞曾驻节于此,以接受南洋日寇之投降。

(一五)日积礁 (北纬八度四○分,东经一一一度四○分)南威岛之正西方,有日积礁,相距一四浬,西图作Ladd Reef。礁为一长环形,东西长三浬,宽一浬。礁内围一泻湖,底铺白沙。周围之礁,有数处于半潮时既已露出,低潮时则任何船不能进入泻湖。

(一六)奥援暗礁 此礁在美国海图上,位于南威岛之南约二五浬,注为Owen Shoal,乃一八三五年美国测海船David Scott号所报告者。大约深三·五寻,广约二浬,其他详情,尚未测量。

(一七)南薇滩 在日积礁之正南四二浬,有南薇滩,西图作Rifflemen Bank。南北长三○浬,东西最宽处一三浬。普通深度由一二寻至四五寻,但浅礁暗伏于滩之四周,多仅九寻,乃至一·七·五寻。其最浅处在北端曰蓬勃堡礁;在南端有金盾暗沙,在东侧有奥南暗沙。就中以蓬勃堡礁最著。西图作Bombay Castle。其位置约当于北纬四度五六分,东经一一一度四二分处。礁深仅一二·五寻,故除极佳良天气外,四周破浪甚猛,极易辨识。

(一八)广雅滩 西图作Prince of Wales Bank,位于南薇滩之西北,成北东—南西之斜列。长一四浬,宽七浬,深度各处不同。有数处礁头突至距水面一○寻乃至八寻处。就中最浅之一礁头,深仅四寻,位滩之西北角。当北纬八度○八分,东经一一○度二七分之位置。

(一九)人骏滩 位广雅滩东南边之东南三·五浬,西图作Alexandra Bank。南北纵列长五浬,宽三·五浬,平均深度一五寻。珊瑚底清晰可见。在滩东崖附近,有深三寻及六寻之小礁块各一块存在。

(二○)李准滩 在人骏滩之西南,长五·二浬,宽二浬,西图作Gringer Bank。在滩上之礁头深六寻乃至八寻,在滩周围之礁头,深一○寻乃至二○寻。水清见底,全滩清晰可辨。

(二一)西卫滩 位李准滩之西,南北长一六浬,东西宽九浬,平均深度由三○至五○寻。

(二二)万安滩(东端当北纬七度三○分,东经一○九度五五分) 此滩西图作Vanguard Bank。形似新月,长三四浬,宽度平均六浬。滩之东端在李准滩之南端之正南方一六浬。滩之深度平均由二○—六○寻。最浅处有九寻者,但仅极小部分。

(二三)安波那沙洲(北纬七度五二分,东经一一二度五五分)沙洲西距南薇滩东崖七○浬,位一珊瑚滩之西南极端。长一五○码,面积一五、八四○方公尺,高约三公尺,岛上有少量之鸟粪。西图作Amboyna Cay。滩之周边干燥峭峻,大小海浪遇之必碎。滩由沙洲向东北延一浬,距沙洲六七○码处,有一四寻之深渊。

由该沙洲而东,为危险地带之边缘,其内尚未测量,航行应加避免。当西南季风时,在沙洲东北侧,正背风向,投锚安全。法测海船Rifflemen号,曾泊其地。据其报告该处深五寻,潮流最大时速一·四浬,涨潮始于午后十一时,水北流;落潮始于午前六时,水西流。

(二四)隐遁暗沙 在安波那沙洲之北,于一八○二年发现有一暗沙,是即隐遁暗沙。按其位置当在北纬八度二四分,东经一一二度五七分处,西图作Stay Shoal。

(2)危险地带以南各岛礁

(一)安渡滩 西人称为Ardasier Bank。滩之范围很宽,大部尚未测量。今仅知其最浅部在北纬七度三六分,东经一一四度一○分处,深度仅二·二五寻。

(二)弹丸礁 西图称Swallow Reef,为狭长环形之珊瑚礁。中围浅湖,东端附近有岩石数块,高度由一·五公尺乃至三公尺。东南侧附近,亦有岩石若干露出。

(三)皇路礁 位弹丸礁之南南西方二七浬,西图作Royal Charlotte Reef。礁形略呈长方。东南侧附近,有磊石数块,高度由○·六公尺,至一·二公尺不等。东北侧有大石暴水中。

(四)南通礁(北纬六度二○分,东经一一三度一四分)居皇路礁之南南西方四二浬,礁高一·二公尺乃至一·八公尺,由珊瑚构成。附近水深五○寻以上。西图作Lousia Reef。

(五)北康暗沙群 东南去婆罗洲之巴拉母岬(Tanjony Baram)一○○浬。西图译Luconia Shoal。该礁群包多数之珊瑚礁及浅滩,其间无安全水路。

就中最南方之南屏(Hayes Reef),为一小干礁,峭崖急深,即佳良天气,四周亦有破浪。南屏礁之北北西方一○浬处,有南安礁(西图作Sea horse Breakers),水深二—六寻,东侧急深。礁南侧附近,有干礁分立;西侧距二浬处,有小干礁头,破浪颇猛。最北方之盟谊暗沙(Friend Ship Shoal),略居北纬五度五九分,东经一一二度三二分之位置。东北东方距南通礁五○浬,最小深度四·五寻。此外,是否尚有更深之处,现尚不知。

(六)南康暗沙群 位北康群礁之南。四周莫不峭崖急深,处处破浪,航者可远自船上辨认。其中多尚未测,仅将已知之稍显著者,列述于下:最南之海宁礁,西图作Herala Reef,东南东方去婆罗洲之巴拉母岬八四浬。为一圆形小环礁,直径约四链(一链等于百寻)。礁上水深不出三寻,礁湖亦在三○寻以内,但礁之四周,则急深莫测。

海安礁(北纬五度○二分,东经一一二度二九分)位海宁礁之西北西方九浬,为一马蹄形之环礁,水深二·五寻乃至六寻。礁西北端附近,有深一六呎之礁头。西图注Stigant Reef。

(七)曾母暗沙 位北纬四度,东经一一二度一五分附近,居南沙群岛之最南。南近婆罗洲,英图作James Shoal,是为我国领土之最南尖端。该暗沙乃珊瑚礁所成之浅滩,深一二寻。

危险地带之东边,距菲律宾之巴拉旺岛极近。南海东部之沿岸航路(称巴拉旺航线(Palawan Passage)即经行其间。为新加坡、马尼拉联络之东线。沿线所经,在危险地带之东边缘地方有海马滩、蓬勃暗沙、舰长暗沙、半月暗沙各险礁,可于船中望见之。

危险地带以内,我国渔人向少涉足其间。此范围内之各岛礁,外人虽略有所知,但亦未加精测,故亦只能道其分布之大概情形,至其礁岛险滩,海流水深,亦属茫然。故航者多避免此区而付以“危险地带”之名。如将已知岛礁胪列,则有如下之:礼乐滩、忠孝滩、神仙暗沙、仙后滩、莪兰暗沙、红石暗沙、棕滩、阳明礁、东坡礁、安塘岛、和平暗沙、费信岛、马欢岛、西月岛、北恒礁、恒礁、景宏岛、伏波礁、汎爱暗沙、孔明礁、仙娥礁、美济礁、仙宾暗沙、信义暗沙、仁爱暗沙、海口暗沙、毕生礁、南华礁、立威岛、南海礁、息波礁、破浪礁、玉诺岛、榆亚暗沙、金吾暗沙、校尉暗沙、南乐暗沙、司令礁、都护暗沙、指向礁等约四十座。

第五章经济产物

第一节 植物

由上述各岛之纬度位置及其气候状态,吾人可以想象其植物景观属于纯热带相。现各岛植物多与海南岛南部榆林、三亚一带所有者相同而远为繁茂。计乔木有麻风桐一种,高约三四丈,树干直径最大者可达尺余。热带果树以椰子、木瓜、香蕉、羊角蕉、菠萝蜜等为最多。椰子树最高能达十丈。各树生长极速,故其纤维组织粗松,质极脆弱。然竟能到处蓊葳成林,高达数丈,足见岛上海风并无何强烈可畏。其他灌木到处丛生,除沙滨外,全岛凡露出海面者莫不覆盖无遗,殆无插足隙地,然其组织亦皆粗松脆弱。分其科别有属羊齿类者,禾木科者,马齿苋科者等。

第二节 动物与鸟粪

各群岛以狭小而低平,且与大陆远隔,故动物种类极少。兽类之可言者惟见有鼠;属爬虫类者只有蜥蜴一种;属昆虫类者蝴蝶却甚多。此外蛇、蝎、蝼蚁、蚊、蝇绝迹。岛上所见之鼠,形状与内地无异,以永兴、太平二岛为最多,盖随渔船或鸟粪商船渡来者也。飞鸟中以鲣鸟为最多(动物学上属鲣鸟科),飞翔南海之上,千万成群,捕海中之鱼为生,而遗其鸟粪于岛上,经长时期的堆积,粪量乃大有可观。今日一入其境者辄感腥臭冲鼻,是即举世著名之鸟粪层也。该种鸟类多分布于热带岛屿中,性喜群居。鸟嘴绿足红,羽灰黑色,而腹部独呈白色。其雏鸟则除嘴足外,通身白色。鸟卵较鸡卵略小而有褐斑,其孵卵期中虽捕之不飞,但食之则肉味殊劣。

鸟粪成因珊瑚岛上多雨,鸟粪受雨分解所生之磷酸化合物,溶于水渗于地中,与地下珊瑚礁之碳酸石灰起化学作用,因成粪化石磷灰土,内含磷酸石灰、窒素、加里,为人造肥料之重要原料。所谓人造肥料者何?海鸟粪直接投于土中,其肥效不著。盖其中之磷酸,大部分为不溶解态之磷酸三石灰(Ca3P2O8),植物不能吸收利用。必也,加硫酸于磷矿中,将其变为水溶性之磷酸一石灰(Ca1H4P2O8H2O)而后可。是即过磷酸石灰制造之原理,所谓人造肥料者此也。

鸟粪之分布,各岛有之,而以西沙群岛中之林岛较为丰富。鸟粪之形状多数为棕色粉末,其成块状者,则面作灰色。民八至民十六年间,由粤商何瑞年勾结日人开采达九年之久。民十七年广东中山大学来岛调查,据其报告,全岛原有矿量估计当在二二三、五五○吨之谱,已被采去者约五万吨,余数尚有十七万吨云。然第二次大战中,日人占据各岛,大规模采取又达八年,故三十五年底接收之时,见各岛所存已点散零星,无复经营之价值矣。

第三节 水产及渔业

南海各岛附近之浅海中,水产极富,举凡海藻、海菜、海绵、海星、海胆、海参等无不丰富;鱼类以墨鱼、石斑、乌贼、江鳐柱出产为最多,虾蟹亦有之;玳瑁较少,而龟则极多。贝类中多蚧、蛤、海螺(法螺锥螺、蛛螺、牙螺等)、大蚌等。

赴各岛捕鱼之船到东沙者,以潮汕之人居多;赴西沙南沙者,多属海南岛人,尤以文昌县籍者为最多。渔舟多系木船用帆,故以距离关系,赴东沙者最多,且有定居岛上者。渔获亦极丰富,粤人有谚曰:“欲发财,赴东沙。”赴西沙各岛者,每年率皆来往二次,春初来者夏初归,秋末来者冬末归,极少留居岛上者。南沙群岛距离更远,人多顺季风之转变,一年来往一次,且船只亦远较稀少。将来如能利用机械渔船冷藏装罐等设备,则各岛概皆远洋渔业之大好鱼场也。

以距离及船性关系,渔人之捕获物亦大受其限制,石斑、海参虽极丰富,虾蟹蚧蛤虽为渔人所嗜,但以运输不便,渔人并不大量采取,只是供留岛期间每日佐餐之用而已。其稍有经营价值者,只有龟类贝类两种。海南渔人春来捕龟,秋来拾蚌,殆成惯例。海龟大者重逾百斤,平时居水中,产卵必在陆上。卵期多在春夏之间,故捕龟期约由四月至九月。捕龟者多于夜间行之,捕得后于海边掘池架棚育之,以供每日食用,载归后售之广州,肉可食,甲可制药。渔人所捕之海螺大蚌,食其肉而积存其壳,载归广州,以供制造纽扣及各种美术品之原料。

第六章地位价值

综上所述,南海诸岛之富源,以气候之高温多雨,应利于农,然土壤恶劣,面积尤嫌不足,农产无可经营。鸟粪本为南海各岛所独具之有利资源,然以存量本少,又被盗复多,已失其经济意义。是今日勉强可言者,只热带果品及水产而已,然以距离之远,果品鱼类皆受时间之限制,而不得采取,所谓捕龟拾蚌者,亦各岛仅有之资源已耳。

然而国土之价值,同时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为其空间的价值,一为其地位的价值。某地原野肥美,田连阡陌经济的价值诚高矣,然未必具有地位的重要。反之,荒山小岛其产物无足言也,然其地位之重要,往往一国之安危,一战之胜败系之。如澎湖群岛控台湾海峡之南口,以国防位置言,实重于台湾本岛,实超过基隆军港;马耳他虽小实地中海之心脏;波里木(Perim)虽小,实握红海之口;海里哥兰(Heligoland)虽小,于大战中,曾发挥惊人之效力,是皆说明其地位的价值。他如中途岛、威克岛之于太平洋中,何独不然。

南海主要航线为新加坡、香港、马尼拉三地间之联络线。今日新加坡、香港间之重要航线(Main Route),即经南沙双子岛之西方,西沙和五岛之东方,而北指香港。其东线(Eastern Route),由双子岛北折经中沙之东,而趋香港。新加坡赴马尼拉航线,亦抵双子岛后折而东行。南海各岛均布全部海面,平时可供给来往船只之淡水、燃料、及气象情报,遇风可作避难场所;战时为给养站和鱼雷潜艇之根据,为情报前哨,其关系交通国防者至大至巨,日人早有侵略野心,战中据之,经营不遗余力,曾发生极大战果。今者光复伊始,应趁机继续建设,力求发展,一以兴本国利源,一以免外人觊觎也。

说者谓各岛之天然条件太差:

一、面积狭小,即无港湾可以泊船,复无高山可以障风。

二、沿岸地方又多浅礁新涨,近则太浅,远则太深,欲寻良好锚地实难。

三、各岛拔海过低,难于瞭望,尤以天气恶劣,或春季多雾时为甚。

四、流水无规则,常随风之方向而变化。

然凡此种种,皆可以人工建设克服之也。如能:

一、建强光度之灯塔以资瞭望,可以解除恶劣天气时之障碍,

二、建气象台,以预测气候。

三、置无线电台,以利情报,则风涛危险,自可加以预防。

四、筑长堤以防波,则岛低亦可避风。

五、筑栈桥以避浅滩,则大轮亦可系岸。各种建设诚能完备之后,各岛间利用浅水小艇联络,各岛与榆林港间以新式快轮航行,相互犄角呼应,则南海海权,从此巩固矣。

第七章 史之回顾

南海诸岛向为我国领土,久已无何问题。盖一披地图试观今日围绕南海四周之陆地,菲律宾也,安南也,婆罗洲也,莫不居民稀薄,文化落后;惟我广东久已达于经济繁荣,人口稠密之域,故其政治组织除我国外,皆尚居于殖民地之地位,而分属于法、英、美、荷四国(菲律宾之独立成国,乃战胜后之事耳)。至其经济权,则更莫不统握于我广东侨胞之手。南海之滨,我国独盛,滨海之地全为我国民所移殖,自亦意中之事也。海周皆我侨民,且远至爪哇、苏门答腊,而谓海中之群岛无我居民,非我之经济势力范围,其谁信之?特以海周陆地面积广阔,资源富厚,随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先被割让,群岛贫小独能留存稍久已耳。然前清末年,我国积弱太甚,大者富者已割无可割,终至此蝇头弹丸之地亦不得安,今试分别述其痛史。

第一节 东沙群岛

诸岛中最先被侵略者,为东沙群岛。清光绪三十三年(一九○七),日本商人西泽吉次纠合百余人,于六月三十日午后,乘四国丸轮船,驶向东沙群岛,七月初三日登岸,建筑宿舍,竖立七十尺长竿,高悬日本国旗,并竖十五尺响标,详记发现东沙岛之历史,改名西泽岛,其暗礁改为西泽礁。西泽开采鸟粪,经营海产,遂据以为已有。自此东沙群岛遂发生谁属的问题。

两江总督端方闻其事,即报告于外务部,并电两广总督张人骏论定东沙群岛确属我国,请其广搜证据以备交涉。其原电云:“日商西泽现据之岛,以外部前电经纬度计之,在一千四百余里之外,自非粤省所辖。现据驻宁日领谈及,实在台湾之西南,香港之东南,距香港一百七十余英海里,并举其经纬度及英文名称,按其所言考之,即系前准贵省咨送广雅书局所印《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说》内之蒲拉他士岛,一名蒲勒他士岛,为广东杂澳第十三,在北纬二十度四十二分,东经百六十度四十三分,距香港一百七十英海里,长一英海里半,阔半英海里,高四十英尺,沙质无泥,其形似马蹄,靠西边有一港口,约半海里深,上十年,中国渔船在此港避风,确系广东所辖;上年两江派员所绘海图,亦有此岛,英海部所刻海图,亦有此岛,与外部前电所指经纬度数,并云近于小吕宋群岛之说不符;而外部电内,又有距香港一百零八英里之说,则破相类。是外部所访闻,度数有误,而里数无大误也。既是此岛,则确是中国人之地,不可置之不问。但日人已据其地,若贸然派船往查,中外言语不通,恐生枝节,不可不慎,应先将凭据考核确实,先由外部与其公使交涉,再行往勘。但现在所有凭据,仅止数种,均系新测新绘,尚觉未足,若再有早年图志案卷为凭,则尤为切实。乞公于广东省府各志书,各舆图及公署案卷,私家著述内,遍加搜讨,再能举出数证,为此案铁据,尤为周妥。诸希卓裁,见覆。”张人骏从其言,广事搜集得王之春著《柔远记》、陈伦炯著《海国见闻录》、陈寿彭译《中国江海险要图说》各书,及英国海部制《中国海总图》与《蒲拉他士岛图》各幅参考对照,又派舰实地往勘,复证以沿海居民所言,始确知英国之蒲拉他士岛,即日人所据之岛,亦即我粤民所已繁殖之大东沙岛。

《中国江海险要图说》,乃陈寿彭氏译自英国海图官局一八九四年所订之《China Sea Directory》一书。英人自称费五十年测量之力而成,则其发现东沙岛亦不过在一八四○年左右,即道光二十年左右也。陈伦炯著之《海国见闻录》一书,远在雍正十一年(一七三○年),其卷首所列沿海全图,即载有东沙岛在内,是东沙岛之属我,在二百余年前已为公认之事实矣。物证既备,遂于宣统元年再附以下列三种人证,向日本驻粤领事提出交涉。

一、据当时提督镇冰所派飞鹰猎船管带黄钟瑛报告所称,岛上旧有中国渔民所建天后庙,日人西泽来时,将之燬去,以图灭迹。

二、又当时新泗和渔船船主梁带往来东沙近四十年,向在该处捕鱼,于宣统元年正月复往东沙,为日本人所逐。

三、又渔商梁应元禀称:“缘商等向在香港机利文街开张兴利煤厂并悦隆鱼栏,历年均有渔船往来广东惠州属岛之东沙地方,捕鱼为业,于光绪三十二年,忽有日人多数到岛将大王庙一间毁拆。查该庙系该处渔户公立之所,坐西北,向东南,庙后有椰树三株,现下日人公然在此开控一池,专养玳瑁;前时该庙之旁,屯有粮草伙食等物,以备船只到此之所需,今已荡然无存。又搬去本号新泗和带记渔船之附属鱼舨六只,……并斥逐我船离岛。商等因念此岛,向隶我版图,渔民等均历代在此捕鱼为业,安常习故,数百余年。今日人反客为主,商等骤失常业,血本无归,固难隐忍;而海权失落,国体攸关,以故未肯轻意离去。本月二十日,适遇我国飞鹰兵轮并海关开办巡轮两只前来查勘该岛,商等即将一切情形缮禀,恳请代为转详各大宪,力求保护。……”

因所列举之人证物证齐备,日本领事无言可辨,不得不承认东沙群岛为中国领土,中国政府以十三万元由日商西泽手中收回,于是东沙群岛问题始告解决。

第二节 西沙群岛及中沙群岛

西沙群岛向属我国,更有确实之依据。

(一)《宋史纪事本末》卷一百八“二王之立”一章有云:“元将刘深攻帝于浅湾,张世杰战不利,奉帝走秀山,至井澳,陈宜中遁入占城,遂不返。十二月,丙子,帝至井澳,飓风大作,舟败几溺,帝惊悸成疾,旬余,诸兵士稍集,死者过半。元刘深袭井澳,帝奔谢女峡,复入海,至七里洋,欲往占城不果。”

(二)明成祖永乐、宣宗宣德年间,三保太监七下西洋(一四○四—一四三三)之时,曾遍经各岛,即以武力占有西沙群岛。当时同行者有费信、马欢二人,归后(马著《瀛涯胜览》,费著《星槎胜览》)各著书记其事。黄省曾更根据二书,著有《西洋朝贡典录》,其纪“占城”一则云:“南澳又四十更(原注六十里为一更),至独猪之山,又十更见通草之屿,取外罗之山,又七更牧羊屿。国东北百里巨口曰新洲港,港之浒标以石塔,其寨曰设比奈,二夷长主之,户五六十余。港西南陆行百里,为王之都城,其名曰占城,磊石为之。四方有门,门有防卫。”按南澳即今福建广东二省海岸交界处之南澳岛,其西南二千四百里至独猪之山,约合六百余浬,正当西沙群岛永兴岛之地位。再南六百里见通草之屿,约合一百六十浬,当为今越南中部海外Cu Lao Ray岛北之小岛。所谓外罗之山,即Cu Lao Ray岛。又南四百二十里为牧羊屿,约合百十里,据一般考证,当为今之Pous Canbier。而所谓新洲港,即今归仁,盖十五世纪时占城国都,当在今越南平定。

(三)马廷英先生于一九三七年曾发表《珊瑚礁成长所需年代之考证》一文,谓在西沙群岛活珊瑚礁下约五英尺处,发现永乐通宝之中国铜币。是可证明明代曾有人前往西沙群岛,此人或为中国渔民,或为郑和随员,然其证明西沙群岛早为中国所占领,则为无容置疑之事。

(四)清代志书记载更多,一般称西沙群岛为千里石塘,《海国见闻录》云:“凡南洋海艘,俱由老万山出口,西南行通七洲洋,有七洲浮海面故名。又行经陵水,顺东北风,约四五日,便过越南之顺化界,顺化即越南王建都之所也。”又云:“七洲洋在广东海南岛万县东南,凡往南洋者必经之。其东北有长沙石塘等礁,舟行宜慎。相传洋中有箭鸟,凡船到洋中,辄飞来引导。”又云:“九星洋一作九洲洋,亦作七里洋,在广东香山县东南。”《读史方舆纪要》谓广东琼州府文昌县有七里山。并云:“七里山有七峰相连,一名七洲洋山,林木茂密,下出淡泉,航海者必取汲于此。”又《读史方舆纪要》记崖州一节有云:“宋大禧二年,占城使言国人诣广州,或风漂船至石塘,即累岁不达,石塘在崖州海面七百里。”上述各古籍所谓“七洲洋”、“七里洋”、“七里山”、“七洲洋山”、“九洲洋”、“九星洋”及“长沙石塘”、“石塘”……等名称,乃即西沙群岛。七洲者,即指群岛之东部七岛,亦即今之赵述岛、西沙、中岛、南岛、石岛、永兴岛、北岛是也。

清末光绪三十三年日人西泽占东沙群岛事起,粤督张人骏一方向日领交涉,同时闻海南大洋中复有西沙群岛,如不及早注意,恐亦成东沙之续,特派副将吴敬荣前往勘查。吴于宣统元年四月率队一七○余人分乘伏波、琛航、广金三舰,以水师提督李准为总指挥,前往勘查各岛,归来后拟具开办计划八项。惟不久张督卸任,继任办理不善,终至无形停顿。

民国以来,内战频仍,政府无暇建设边圉,而商人呈请承办者渐多。最后于民国十年由粤商何瑞年请准承办,设立西沙群岛实业有限公司,何勾结日人共同举办,而实权握于日人手。日人组南兴实业公司于永兴岛,设制肥所于大阪经营之。岛上虽无定居人民,然以距海南岛不过二○○浬,海南渔人常来捕鱼,率皆一年两次往复,故各岛上往往有孤魂庙之建设,大小不一,概皆甎造,虽无年代可纪,然可确证为我国固有领土,固我沿海居民多年来所践食之地也。日人后来全部毁之,修码头、栈桥、铁路、仓库、工厂,大事开采。工人概由台湾、琉球运来,鸟粪则筛净装运大阪化制。事传于内地,粤人群起告发。民十六,广东实业厅注销何商承办,复派海瑞军舰前往调查,然日人采去之鸟粪,已达总数三分之一矣(约尚余二十万吨)。

日人之经营永兴岛鸟粪,前后约及九年,概均安全进行,毫无障碍。除永兴岛外,对于西沙群岛中各岛,亦纵横驰骋,了无限制,乃十五年广东六二三沙基惨案后,岛上日人恐慌,遂于七月间大部乘恭阳丸离岛归日,仅留少数工人继续工作。直至十六年海瑞舰至之前,始告结束。

海瑞舰西沙之行,在民国十七年五月二十二日。粤省各机关皆派员随往,而由中山大学总领其事。调查时,永兴岛上日人经营之码头、房舍等尚皆完好如初。永兴岛外其他各岛,以无日人建筑,故孤魂庙尚有峙然留者。归后辑有《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

民国二十二年,法国政府野心暴露,忽照会我驻法使馆,声述西沙群岛系属安南,其理由:一、安南王公,曾在此岛建塔立碑,安南历史中有此事实。

二、查中国历史上,有两英舰曾因与中国渔民冲撞,沉没该岛之旁,当时英国曾向中国抗议,清政府复文中有七洲岛非中国领土之语,故不负责。我政府当即提出确切充足证据,向彼抗议:

一、该岛经纬度属中国领海,地理形势,固甚显明。

二、以历史上言。清末曾派李准至该岛,并鸣炮升旗,重申此为中国领土的表示。

三、前年香港曾有远东气象会议之召集,当时法国安南气象台长及上海徐家汇天文台主任咸在会议席上,向中国政府请求在西沙群岛设气象台。法人自觉理屈,其事遂寝。

民十七年调查之后,政府又置不理,然以日人之离去,沿海渔人得又恢复其远洋渔场,来岛捕鱼者渐多,二十二年法国虽曾一度提出交涉,并未实力侵据。直至七七事变起,二十八年二月海南岛沦于日人,西沙、南沙遂相继为敌侵据。直至三十四年胜利,日人始于八月二十六日投降退出。

第三节 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距我琼崖远在五○○海浬以外,海南渔人来岛捕鱼者少,且亦只一年一次来往;反之,西距安南较近,正西直距西贡仅二八三浬,故法人垂涎已久。前于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向我交涉西沙之时,即同时实行占领南沙群岛中之各较大岛屿,而后于该年八月正式向世界宣布占领。当时法报所称:“在安南与菲律宾群岛间有一群之珊瑚岛,浮沙暗礁,错杂其间,航行者视为畏途,不敢轻近,惟其处亦有草林繁生之地,琼崖之中国人有住于该群岛,以从事渔业者。一八六七年,法国水路调查船莱芙尔满号曾到北区测量制图。一九三○年炮舰玛利休兹号正式占领丹伯特岛,一九三三年四月报告舰亚斯脱洛拉卜号及亚列尔特号复与调查舰达勒逊号访丹伯特岛。揭法国国旗,当时岛中住有华人三名。……四月七日亚斯脱洛拉卜号又占领安布哇岛,其地无住人。……四月十日占领地萨尔(注一)与依秋伯(注二),其地有树叶搭盖之屋,复有奉祀神人之像。……四月十一日占领洛依塔(注三)。……四月十二日占领西杜与多几尔。……各该岛情形,大率相同。地萨尔与多几尔两岛,有由琼州渡来之华人居住。每年有帆船载食品来岛供华人食用,而将龟肉与龟蛋转运以去。”同时电通社东京八月九日电又谓:“东经百十余度的海上除法政府宣告获得先占权之六岛外,尚有二子岛、西青岛、及南子岛等三岛。”是即举世所知法国占我南海九岛之事。

当时马尼拉电云:“岛中仅有少数海南渔民居住,海南岛渔船亦常有往来。”

我政府知之,曾向法政府提出严重之抗议,盖既称有琼崖的中国人住于该群岛以从事渔业,又谓当时岛中住有华人三名,又谓其地有树叶搭盖之屋,有奉祀神人之像,又谓有由琼州渡来的华人居住,每年有帆船载食品来岛供华人食用。是九岛者早有华人居住,并非无主之岛,法人已代我证明矣。依照国际公法与惯例,凡新发现之岛屿,其住民系何国民,即证明其主权属于何国,今该群岛中全为华人,其主权应属于我,自无置辩之余地矣。然事久拖不决,至二十八年,日人进据西沙,顺势兼并南沙,驱逐法人,于该年四月九日以官报正式发表占领,改名为“新南群岛”,并东沙西沙皆划归台湾总督管辖,而隶高雄县下。后亦于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投降退出。

抗战中日人对于两群岛之建设更多,规模亦颇宏大,类皆铁筋洋灰工程,曾利用为榆林军港之前哨,停泊鱼雷潜艇,发挥极大效用。投降退出后,我政府于三十五年底由内政部会同海军部派舰前往接收,海部驻海军于西沙之永兴岛、南沙之太平岛,内部于二岛上重建国碑,重测详图而归(注四),政权则仍划属广东省府。现岛上设有气象所、无线电台,与内地呼应灵便,从此南海各岛重返祖国。追思过去,各岛所以屡启外人觊觎者,其主要原因,即以毫无居民,无论外敌之来,抵御无人,即交涉勃起,亦感争论无据。今既收复,其能否稳固,端赖国防。国防之建设多端,人口国防吾人认为乃刻不容缓之急务也。

(注一)地萨尔,即今郑和群礁,过去西图作Tizard。

(注二)依秋伯即今太平岛,过去西图作Itu Aba Island。

(注三)洛依塔即今南钥岛,过去西图作Loaita I.。

(注四)图皆系一万分一地形图。

碑之在太平岛者有二,皆为洋灰制成,其位置皆驻于图上。其一在日建未成码头之尽处岛边。碑长方扁形,高一·五公尺,宽○·九公尺,厚○·三公尺。碑座两层上层长一·四公尺,宽○·八公尺,厚○·四公尺。下层长二公尺,宽一·四公尺,厚○·三公尺。碑文前面:上为青天白日国徽,下为“太平岛”三字顺列。后面刻:“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重立”十六字,排为双行。左旁刻“中业舰到此”,右旁刻“太平舰到此”。另一碑较小,四五页照片在岛之东端沙滩稍上方处,为细长之方条形,亦洋灰制成,高八呎(入地三呎,露出于地上者五呎)方八吋。其正面(向东)碑文刻“南沙群岛太平岛”;背面为:“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重立”;北侧为:“太平舰到此”;南侧“中业舰到此”。碑之照片及实测原图,皆藏内政部方域司。

郑资约先生之子郑仿健所撰《永远的南中国海--怀念父亲郑资约教授》一文链接

===http://www.mjlsh.net/Book.aspx?cid=4&tid=660

附内政部公布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

内政部方域丛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

郑资约先生

南海诸岛位置

附内政部公布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

附内政部公布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

附内政部公布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

附内政部公布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

附内政部公布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

附内政部公布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

附内政部公布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